主題:如何應用五術學來規劃人生/張方勸


張方勸

  五術之學不是一時之學,也不是單一之專業科目,它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經過好幾千年甚於上萬年所留下來的生活智慧以及生命的科技,涵容了多樣的學科以及專門技藝,所以它是一門綜合藝術,而在談五術之時,當然也離不開三才即是天地人,天即天相,地即風水地理,人即卜卦命相等等,因五術之學是為天地人三合一之學,它不像一般的自然科學或人文科學中的每一個學科是獨立的,如學政治的就只學政治,學法律的就只學法律,學醫的就只學醫學,而每一門學科最巔峰的人我們尊稱為博士、教授等專業人士,但是這些人只是專業的天才,有時候這一些專業的天才人士,在生活上常才被引譽為生活上的白痴,什麼都不懂,如愛因斯坦是有名的科學家,因他從牛頓的地心引力而發現了相對論,因相對論的發現,使世界上的物理學產生了重大的改變,因此愛因斯坦在科學上是巨人,但在生活上是侏儒,比如他有一次養了兩隻貓,分別是一隻大貓及一隻小貓,他為了讓這兩隻貓能很方便的在屋內及屋外很方便的進出,於是就挖了一個大洞給大貓進出,在此同時也挖了另一個小洞給小貓進出,請問諸位同學們如您挖了一個大洞給大貓進出,而當大貓都能夠輕鬆進出的洞,當然小貓也一定能夠從此洞進出自如了,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又挖一個小洞來讓小貓進出呢?如此一來就可看出他是不是生活中的白痴了?由此故事可說明我們做學問或是規劃人生,應該把我們的視野以及心胸放寬、放大、放遠,正如古人所說:「鑑古而知今」而五術之學與普通之學問所不同的地方,是它不是一時之學,而它也不是由一個人的發明或由一個人的著作所完成的,它是經由我們的老祖宗上萬年的代代累積及代代改良所形成的一個總體學術,故五術之學不單單是一本書、也不是單一的一門學科以及單一的著作,他是一門總體而且又互相產生關連性的一門好學問。

  俗語說:「笨的人是等待機會,聰明的人是為機會作準備」如有句成語說:「有備無患」論語日:「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而豫就是準備學習,所謂準備學習就是要儲備生涯或生命的能量,比如有一個人對做導遊很有興趣,但是本身並沒有做好、或準備好做導遊所應俱備的條件,比如說是講英文、日文等等各方面所需要的基本條件都不會,那您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導遊呢?而所謂的豫,就是要教您對未來的加以觀察預測、分析、學習規劃,而這些東西、這些學問並不是您一個人一下子就有辦法去瞭解、體會的,而必須透過老祖宗的經驗法則,以及五術之學來加以應用,故今天五術之學最可貴的地方,是它涵容了千萬年的老祖宗之經驗法則,如果我們能夠學習到老祖宗的生活上的智慧以及老祖宗的生命科技,來做為我們人生中的生涯導引,將它們的經驗法則以及生活的智慧和生命的科技,吸收到我們的大腦去,變成我們的生活常識,那麼您就是一個才高八斗之學士了。而您一下子就可迎頭趕上老祖宗好幾千年的生活智慧,而學習到老祖宗們的經驗法則,因此,您說學習五術之學好不好呢?我想當然是很好!

  老祖宗留下這麼複雜的五術,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去理解以及可以應用得來的學問,今天本人以五種簡單的方法來分析以供大家做為參考:第一、為山的部份:山水有情是人生的動線,第二、醫的部份:四大危脆是生理的動態,第三、命的部份:貴賤人定是生活的動向,第四、卜的部份:吉凶天卜是為生命的動向,第五、相的部份:相由心生是為心靈動向。

  第一為山的部份:山水有情是人生的動線而山除了養生之學外,當然還包括風水地理,而風水地理有陰宅與陽宅,陽宅是為人生的動線,因地理為一個地方、為一個所在,而人的一生當中您要住在鄉村,或都市或居住在任何一個地方,或是要務農、要經商、要任職,這與風水地理有決對的關係,如有些人不適合往國外發展,一到國外不管求學、經商也好,有些人是一敗塗地、有些是學位拿不到卻又精神分裂,這些有可能是因為您在個性上,不適合在國外那種環境生活、求學、經商,因此我們要追求人生的動線,必先考慮到個人的性格以及性向,就如老祖宗所說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或是俗話常說:「山明水秀、地靈人傑」,因此有可能您認為是鳥不生蛋的地方,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一塊寶地,這就是好風水、好地理的觀念,如您與我同樣都是住在台北市,您因適應環境能力很強、生活的很如意,但是我卻不能適應,這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喧嚷的地理環境,因此我可能就去找台北的近郊、比較靜的地方,因此地理是定數、是一個位置、是一個地點、是一個所在地,而風水是變數,可在這個地點做佈置、做風水景觀或去找比較適合您居住的好風水、好景觀的地方,因此好的風水地理,靠您去選擇、變化,選擇好您的動線就好,動線一好做事就順暢、一切就如意,就可節省很多的時間以及節省很多的體力,做起事就得心應手,所以談起風水地理可貴的地方就是在這裡。

  第二醫的部份為四大危脆:身體為人的根本,俗云:「英雄好漢也怕病來磨」,所謂的生涯規劃、財富的創造、科學的進步與成就,都是為了人,因此如果沒人,一切就是等於零,故古人言:「先安身而後,才能立命」而我們五術中山、醫、命、卜、相,所講求的醫是為中醫的部份,而醫最可貴的地方是要與大自然合而為一,所以我們的老祖先的醫是從草本植物出發,因此就有神農嚐百草而這些所謂的藥草都是大自然的東西,如古代的本草綱目(從神農嚐百草開始,到漢朝才整理成冊),而中國人所注重醫學之本即精氣神,精即補、即食補、藥補,氣即氣功,任督二脈、針炙,神即為鐵打捐傷為筋絡筋脈按摩可提神,神又含蓋養身之道,故中醫是注重自然療法、注重使人與大自然結合,而人之身體是由地、水、火、風組合而成,這與大自然組合的四大元素相同,因此常聽人,稱人身體不好為四大不調,所謂四大即:地、水、火、風,而地為土,而土就是人之骨肉,水為人之血液及水份,火為人之體溫,風為筋絡或呼吸系統或所謂的氣,因此您想要做生涯規劃,就要先保住人、要保住人就要從年輕開始保養起,如何保養身體呢?其實古人已說的很清楚了,為什麼山、醫、命、卜、相先有山呢?就是教人要先做好山水之保育工作,先有好的生態環境,然後才能蘊育好的強健的體魄,有好的強健體魄,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故而山、醫、而後命、卜、相之排列順序。

  第三、命的部份是貴賤人定是為生活動向:古人言:「落土時八字命」「命帶入骨,先削,削不落」但一個人能不能貴,能不能富,是富貴或是貧賤,仍就是由人來決定:比如您的命很好,有七、八兩重,但只是好吃懶做,當然就不能富,比如您的命從小家庭環境並不好,但您很認真的去打拚、奮鬥終究您還是會成功的,如明太祖朱洪武、漢高祖劉邦、蔣介石、毛澤東、李登輝、陳水扁出身都是普通平民,但皆是個人的努力而有所成就,因此古就有名言:「將相本無種」,一個人如果能夠透過五術之學,對自己的命理做一個更深入的了解,讓您更明確的知道自己的優缺點,而根據優缺點加以規劃您的生涯,更可從八字的流年當中而知運勢的好壞,讓您節省摸索的時間,減少跌跌撞撞的損失以及不必去走不該走的冤枉路,以縮短您奮鬥的生活動向的時間而命理學,包括:子平八字、紫微斗數、果老星宗、七政四餘,星座論命術、九星論命術。

  第四、卜的部份為吉凶天卜,是為生命的動向,剛才說過貴賤可由人去打拚及奮鬥而改變,但是生命的動向跟吉凶不是由人可主導的,比如說:有些人在台灣活了幾十年都平安無事,但一去到大陸旅遊即被土石流活埋、壓死,如政大的一個馬來西亞留學生要畢業了,他的家人及女朋友和女朋友的媽媽從台北要去花蓮旅遊,但他們經過北宜公路時,卻被大落石把全車壓斃了,五人全死亡了,還有中央銀行的總裁許遠東之飛航事件、九二一大地震死了約二千五人左右,這些人之吉凶事件,不是人可以算的,它是人算不如天算啊,所以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的易經可以卜天地的吉凶,因為這是天地之學,因此我們要順天,才能應人,如您明知天氣不好、會下雨,您就不要出門,就不會有不吉之事的發生,因此諸位同學如能透過,學習易經或五術之術來了解天地中的奧妙以及人生中的哲學,對各位的生涯規劃當然是會有所幫助的,讓您在要出門以前先卜個卦以問吉凶,來做為決定事務的參考準則,如此一來就可減少凶厄之事件的發生。

  第五、相的部份為:相由心生,是為心靈的動向,南宋朱熹曰:「宇宙為一太極、萬物各有一太極、人心亦為一太極,故一物一太極」由此可見人心是如太極,可大到無限大、小到無限小,而萬物最明顯的相的部份就是星相,故不管東方也好、西方也好,都有星相論命,而星宿是為宇宙運轉的基礎,因宇宙的運作是靠星球與星球之間的規則運轉所產生之定律,而再根據此定律去加以分配成廿八星宿也好、十二星座也好,或是十二生肖皆是由此而來,故此為天地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資產,因為有這些才有六十年一個甲子、一年十二個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個月三十天,如此才能透過這些做一個合理的生活安排以及生涯規劃,當您做了生涯的規劃或生活安排之時,如果您的起心動念是對的、是平等的、是公正的是合乎時代潮流的,是積極向上進取的心態,那麼您此時的面相、心相是和藹、可親的,便會人見人愛的,但是您如果想一步登天起心動念,超越了您的能力及時代背景或現時環境因素,那麼您的面貌將充滿不平、不滿以及貪慾之相,如此會使人對您產生提防之心,設下一道防線,那您的事業上將會有所阻礙,故相是由心生,相隨心轉啊!

  科學雖然很發達,文明雖然很進步,但是在我們的世界上看不到以及無法解釋的事情,還是有千千萬萬之多,所以我們就必須善用以及尊重我們老祖宗所留下來的這些生活上的經驗、以及生命的智慧。我們人來自於大自然,當然也一樣要回歸大自然,因此目前有很多科學,不管是人文科學也好,自然科學,只要是違反大自然的法則,一定都會被淘汱而五術之學,能夠淵源流長如此之久,是因為他是順應大自然的一門綜合藝術及綜合學術,因此才能流傳這麼久而不被科學及時代的巨輪所淘汱,當然就有它的實用性、可靠性以及科學性,但還是有賴諸位同學的深入研究而加以發揚光大及宣揚,如此一來才不愧為炎黃子孫。
  2005/2/28  E-Mail:  


qingimiss
AAAAAAAAA
2010/3/15 下午 01:23:40  E-Mail:qingimiss@126.com  

||| 發表回應 |||
姓 名: 網 址:
E-Mail:
回應內容:

輸入驗證碼: